活动剪彩
活动剪彩
书法术语
来源: | 作者:红柳 | 发布时间: 2017-11-27 | 1529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书法术语之一

书法

  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。指用圆锥形毛笔书写汉字(篆、隶,正、行、草)的法则。技法上讲究执笔、用笔、用墨、点画、结构、分布(行次、章法)、风格等。一般要求如:执笔要*指实掌虚,五指齐力;用笔要*中锋铺毫;点画要圆满周到;结构要横直相安,意思呼应;分布要错综变化,疏密得宜,通篇贯气;并崇尚个性、风貌和意趣。书画艺术同源于线条,各具有气(刚性)(柔性)生动的美感。绘画有线条,有形象与色彩;书法则不代表物象,不用色彩,只有抽象的线条,故其线条的气质和韵致的表现更求强烈,因此晋唐间称书法为书势。书法艺术要求有微妙叠见的变化,能达到戈戟銛锐可畏,物象生动可奇”(转引沈尹默《书法论丛》)。但字形非具象,要使其具有可畏可奇之技能,尤须讲究笔法、笔势、笔意,才能达到尽美。书法艺术,有三千多年历史。商周的金文已富于艺术性;秦篆、汉隶、魏碑、唐楷、宋行、明人小楷等更是丰采多姿。著名书法家如东晋王羲之创妍美流便新体,又备精诸体,为历代书学者所崇尚;唐代有欧(阳询)、褚(遂良)、颜(真卿)、柳(公权)四大家,而怀素、张旭之狂草亦别具艺术魅力;宋代有苏轼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(一说蔡京)四大家;清代分为碑派(崇尚碑刻)与帖派(崇尚字帖);“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,融合真、草、隶、篆,创有板桥体”;现代有于右任、沈尹默等。

  法书

  书法术语。指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书法作品。古代将书写于缣楮纸帛而有法度的书法作品均称法书,或称。《书法三昧》:作字之要,下笔须沉着,虽一点一画之间,皆须三过其笔,方为法书。北宋王安石有好事所传玩,空残法书帖诗句。今通称所作之书法作品为法书,还含有尊重作者之意。

  翰墨

  义同笔墨。原指文辞。三国魏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古之作者,寄身于翰墨,见意于篇籍。后世亦泛指书法和中国画。《宋史·米芾传》:特妙于翰墨,沈著飞翥,得王献之笔意。

  金石

  古铜器、石刻的总称。金,指鐘鼎铜器之类;石,指碑碣石刻之类。是撰文于金石上,记创造,勒箴铭,颂扬功德等而产生的一种鐫刻品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,刻于金石,以为表经。钟鼎彝器始于殷商,石刻则创于秦代。两汉金石并盛,汉以后金少石多;南北朝则造像勃兴,金器更少传世;唐代碑碣尤盛。至于辑历代金石文字,编为目录,则始于北宋欧阳修之《集古录》;摹其形状集为图谱,则始于吕大临之《博古图》。至明清金石考古之风尤盛,顾炎武,叶奕苞等,各有著述,或以石刻考辨今古文,或以金文发明六书指要,成为新兴的专门学科。

  真迹

  真实可靠的手迹而不是出于他人的假托和伪造。唐代张怀瓘《书断》:开元十六年五月,内出二王真迹,及张芝、张昶等书付集贤院。

  墨迹

  用墨书写的手迹。唐代张籍《和左司元郎中秋居》之二有学书求墨迹,酿酒爱朝和诗句。《宋书·范晔传》也有上示以墨迹,晔乃具陈本末的记载。

 

书法术语之二

 拓本

  从碑刻、铜器上墨拓下来的书迹或图像。实物最早见于唐代。方法用宣纸受湿蒙于器物碑刻上,椎之,使宜纸呈凹凸,蘸墨拓成。古时用竖纹纸,油烟墨,拓后砑光,墨色乌黑有浮光的,称乌金拓”;用横纹纸,松烟墨,色青而浅,不和油腊的,称蝉翼拓。又以朱红色拓出的称朱拓”;碑石初成,或刚出土时所拓的称初拓

  刻石

  专指镌刻于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画。如秦代《会稽刻石》,东汉《石门颂》摩崖刻石。桓谭《新论》:泰山之上,有刻石,凡八百余处,而可识者七十二。

  

  刻石中的一类形制。《后汉书·窦宪传》注:方者谓之碑,圆者谓之碣。清代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《聘礼》郑注曰:宫必有碑,所以识日景,分阴阳也;凡碑引物者,宗庙则丽牲焉;其林,宫庙以石,窆用木。《礼记·檀弓》:公室视丰碑,三家视桓楹。’(按丰碑斫大木为之,形如石碑)非石亦曰碑,假借之称也;秦人但曰刻石,不曰碑,后此凡刻石,皆曰碑矣。凡刻石先立石,故知竖石者,碑之本义。王注:古碑有三用:宫中之碑,识日景也;庙中之碑,以丽牲也;墓所之碑,以下棺也。秦之纪功德也,曰立石,曰刻石;其言曰碑者汉以后之语也。树碑用以歌功颂德始于秦而盛于汉。在晋代曾严禁立碑。清代刘熙载《艺概·书概》称:普义熙初,裴世期表言:碑铭之作,以明示后昆,自非殊功异德,无以允应兹典。俗敝伪兴,华烦已久,不加禁裁,其敝无已。则知当日视立碑为异数矣。故历来晋碑难得。

  

  刻石中的一类形制。《后汉书·窦宪传》注:方者谓之碑,圆者谓之碣。如今存之石鼓文,镌刻于鼓形圆石上,内容为歌咏秦国君主游猎之事,故也称猎碣

  碑额

  碑刻术语。碑头的通称。《碑版广例》:碑首或刻螭、虎、龙、鹤以为饰,就刳其中为圭首,或无它饰,直为圭首,方锐圆椭,不一其制。圭首有字称为额,额书篆字称为篆额,书隶字称为题额。

  篆额

  碑刻术语。汉代以后的各种碑刻之上端,称碑头或碑额,因碑额上所题字多用篆书,遂称篆额。汉碑如《张迁碑》、《韩仁铭》等篆额,书风奇肆跌宕,具有很高的艺术性。

  篆盖

  碑刻术语。唐代的墓志铭,通常有石盖,因盖上文字多用篆体,故名。篆盖与篆额内容相仿而形制不同,但《金石综例》称:篆盖,即篆额。

  碑阴

  碑刻术语。古代碑刻,除正面碑文外,往往将门生、故吏或出资建树者的姓名镌刻于背面,故称。

  碑版

  泛指碑志之属。《碑版广例》:开元二十五年羊愉撰景贤大师身塔记,末有碑版所详,不复多载语,后魏昌冯王新庙碑,有碑版湮灭语;后人碑版名称,殆自此始。参见碑学

  碑学

  亦称碑版学。研究考订碑刻起源、体制及新旧异同等学问。指清代阮元、包世臣提倡北碑后,学书崇尚碑刻风气大盛,遂有北派碑学、南派帖学之分。

  勒石

  碑刻术语。指将法书钩摹本背面加朱复印到石面上的工序。唐代碑刻上常有专款记载勒石者,如《怀仁集王书圣教序》碑末有诸葛神力勒石字样。

  朱背

  亦称背朱。即勒石

  摩崖

  把文字直接书刻在山崖石壁上称摩崖。如汉碑中之《石门颂》,魏碑中郑道昭之云峰山题诗、题名等。《宣和书谱·正书一》:遂良(褚遂良)喜作正书,其摩崖碑在西洛龙门。

  剥蚀

  指古代碑刻年久风化石有剥落。南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:汉隶岁久,风雨剥蚀,故其字无复锋鋩。

  法帖

  亦称。指古代名人的墨迹和摹刻在石(或木)版上的法书(包括它的拓本)。宋太宗淳化三年(992)命侍书学士 王著编次摹刻秘阁所藏法书为十卷,每卷首刻有法帖第×”字样,总称《淳化秘阁法帖》。法帖的名称,相传由此始行。《法帖谱系》称:熙陵(宋太宗)留意翰墨,出御府历代所藏真迹,命王著摹刻禁中,厘为十卷,此历代法帖之祖。

  帖学

  损崇尚魏晋以下,如 钟繇、王义之、颜真卿等书风体系的学派。以区别于碑学。② 指研究考订法帖源流、版本优劣、字迹真伪的一种学问。盛行于清代。

  南帖

  碑帖术语。清代阮元分书法为南北两派,以南朝碑碣绝少,而多为启牍之帖,故名。参见南北派

  书丹

  碑刻术语。指用朱砂直接将文字书写在碑石上。《隶释》:《石经》,蔡邕书丹,使工镌刻。南宋姜夔《续书谱》:笔得墨则瘦,得朱则肥。故书丹尤以瘦力奇,而圆熟美润常有余,燥劲老古常不足,朱使然也。后泛称书墓志铭为书丹。

  临摹

  学习前人书法的一种方法。置碑帖于一旁,仿照其笔画书写的称”;以薄纸蒙碑帖上,依其形迹而复写的称,或称影书。小学生习字,用描红本子,也属摹。《丹铅总录》引岳珂语称:临摹两法本不同。摹帖如梓人作室,梁栌欀桷,虽具准绳,而缔创既成,气象自有工拙;临帖如双鹄并翔,青犬浮云,浩荡万里,各随所至而息。南宋美夔《续书谱》称:初学书不得不摹,亦以节度其手,易于成就。又称:临书易失古人位置,而多得古人笔意;摹书易得古人位置,而多失古人笔意。临书易进,摹书易忘,经意与不经意也。临摹之外,尚有法,用油纸蒙碑帖或真迹上,以极细之笔画将油纸下字迹双钩下来,再用墨填满双钩内空处,称钩填

  响拓

  碑帖术语。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。由于法书墨迹因年代久远,纸色沉暗,字口难辨,故在模制时,须向光照明,以纸覆帖,钧勒其原字笔画,然后再以墨笔填充。响拓亦曰影书影覆。宋代赵希鹄《洞天清录·集古今石刻辨》记述较详。

  影书

  见临摹响拓

  钩填

  书法术语。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。以较透明的纸蒙于法书上,先以细笔双钩,后用墨廓填,故称。亦称双钩廓填。南宋姜夔(续书谱)谓,双钩之法,须得墨晕不出字外,或廓填其内

  洗碑

  碑刻术语。古碑因风化剥蚀或人为磨损,后人依据原有旧画加以剔刻,谓之洗碑。但碑刻一旦被洗,字画精神难免大逊,如今存西安碑林的颜真卿书《颜家庙碑)即是被洗者。

  篆书

  字体名。泛指汉代隶字以前的古代文字。如小篆、籀文、金文、 甲骨文等。2指春秋战国时通行于秦国的籀文(如石鼓文);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小篆;汉代的缪篆。如王莽时六书,三曰篆书,即小篆

  籀文

  也叫籀书大篆。因见于《史籀篇》得名。字体多重叠。春秋战国间通行于秦国。今存*石 鼓文即其代表。

  甲骨文

  亦称契文卜 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贞卜 文字。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。因多镌刻、书写于龟甲、兽骨之上,故名。殷商时,常采用龟甲兽骨,写刻卜辞及与占卜 有关的纪事文字。甲骨文多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(殷商都城遗址,也叫殷墟),光绪二十四年(1898)始被发现。光绪三十年,孙詒让首先考释甲骨文,著成《契文举例》1928年后,经多次 考古发掘,先后出土十余万片,为盘庚迁殷后至纣亡二百七十三年间之物。单字总数约四千六百字,可识文字达一千七百字。文字结构已由独体趋向合体,并有大批形声字;但多数字的笔画和部位还没有定型。文字象形简古,劲健挺秀,具有根高艺术性。

  契文

  甲骨文之别称。契通栔,因以契刀刻于龟甲、兽骨上, 故名。清代孙詒让著有《契文举例)二卷,为考释甲骨文之始。

  科斗文

  亦称科斗书科斗篆。篆字(包括古、籀)手写体的俗称。因以笔蘸墨或漆作书,笔道起笔处粗,收笔处细,状如蝌蚪,故名。此名初见于汉末,卢植上书称古文科斗,近于为实。郑康成《尚书赞》称:书初出屋壁,皆周时象形文字,今所谓科斗书。元代吾丘衍论证科斗书形体的形成是:上古无笔墨,以竹挺点漆书竹上,竹硬漆腻,画不能行,故头粗尾细,似其形耳。

  金文

  亦称钟鼎文。即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。因多铸或刻在金属器皿(如钟、鼎之类)上,故名。书体由甲骨文演变而成,圆浑古朴,富有变化。周代金文多为有关祀典、锡命、征伐、契约等记录。殷商金文和甲骨文相近,铭辞字数亦少,不若周代有长达五百字者。至秦统一六国,通行小篆,遂废。清乾隆嘉庆(1736——1820)后文字训诂之学渐兴,金文考证不断深入,成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资料,也是习字者临习的重要字体一。如《散氏盘》、《毛公鼎》、《史颂敦》等铭文,均系金文的代表作。

  大篆

  字体名。狭义专指籀文。广义指甲骨文、金文、籀文和春秋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。

  钟鼎文

  即金文

  小篆

  也叫秦篆。通行于秦代。形体偏长,匀圆齐整,由大篆衍变而成。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·叙》称:秦始皇帝初兼天下,……罢其不与秦文合者。()斯作《仓颉篇》,中车府令赵高作(爱历篇》,太史令胡毋敬作《博学篇》,皆取史籀大篆,或颇省改,所谓小篆者也。今存(琅琊台刻石)、 《泰山刻石》残石,即小篆代表作。

  爰书

  秦代小篆的别称。宋代刘奉世称:爰书者,盖赵高作《爱历》教学隶书时,狱吏书体盖用此《记录囚犯供词的文书),故从俗呼为爰书也。

  刻符

  秦代一种有特殊用途的篆书体。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·叙》:秦书有八体,三曰刻符。用于符信。段玉裁注:《魏书·江式表》符下有书字符者,周制六节之一,汉制竹,长六寸,分而相合。这类篆体专刻于符节上,因系用刀刻在金属上,不能婉转如意,故笔画近于平直,形体近于方正,如现存阳陵虎符上的文字。

  鸟虫书

  亦称虫书。篆书中的花体。春秋战国时就有这种字体,大都铸或刻在兵器和钟鎛上。往往用动物的雏形组成笔画,似书似画,饶有情趣。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.叙》记秦书八体,四曰虫书”;新莽六书六曰鸟虫书,所以书幡信也。段玉裁注:幡,当作旛,书旛,谓书旗帜;书信,谓书符节。说明此类书体 多用于旗帜和符信,在汉印中也不乏鸟虫书入印的实例。

  缪篆

  汉代摹制印章用的一种篆书体。王莽六书之一。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·叙》记新莽六书称:五曰缪篆,所以摹印也。形体平方匀整,饶有隶意,而笔势由小篆的圆匀婉转演变为屈曲缠绕。具绸缪之义,故名。清代桂馥《缪篆分韵)则将汉魏印采用的多体篆文统称为缪篆。亦称摹印篆

  玉筯篆

  亦称玉箸篆。篆书的一种。其书写笔道,圆润温厚,形如玉筯(筷子),故名。始于秦代,唐代齐已《谢曇 城大师玉筋篆书》诗称:玉筋真文久不兴,李斯传到李阳冰。后人论书,将用笔圆浑遒劲的其他字体亦称为玉筋。如明代王世贞评论颜真卿书:《家庙》、《茅山碑》正 书中玉筯笔者。

  玉著篆

  即玉筯篆

  铁线篆

  小篆的一种。由秦代《泰山刻石》、《琅琊台刻石》等玉筯书风中脱出。用笔圆活,细硬似铁,划一首尾如线,故名。后世称唐代李阳冰的篆书为铁线篆。

  草篆

  书体名。飞白的别称。东汉蔡邕称:何草篆之足冥,而斯文之未宣。《金石林·绪论》:一曰飞白,篆貌隶骨,杂用古今之法,勉作草篆,为器所使,自我作之,不得不然也。”②指以草书笔法书写的篆字。《书史会要》称:“()宦光笃意仓史之学,创作草篆,盖《天玺碑》而小变焉,繇其人品已超,书亦不蹑遗迹。傅山等都擅长草篆书。

  隶书

  亦称佐书史书。字体名。形体扁平方折,便于书写。始于秦代,通用于汉魏。唐代张怀瓘《书断》引东汉蔡邕《圣皇篇》:程邈删古立隶文。普代卫恒《四体书势》.“秦既用篆,奏事繁多,篆字难成,即令隶人(胥吏)佐书,曰隶字。程邈将当时这种书写体加以搜集整理,后世遂有程邈创隶书之说。秦隶出于秦篆,字形构造仍有较多的篆书形迹,后在汉代通用中不断发展完善,成为笔势、结构与秦篆完全不同的字体。隶书的出现,冲破六书的造字原则,奠定楷书基础,标志汉字演进史和书法史上的转折。魏晋时曾混称楷书为隶书,因别称有波磔的隶书为八分,湖北云梦出土的《秦律简》和汉《五凤元年十二月简》,即是秦汉手写隶书的代表作。

  汉隶

  汉代隶书的统称。因东汉碑刻上的隶书 ,笔势生动,风格多样,而唐人隶书,字多刻板,称为唐隶,故学写隶书者重视东汉碑刻,把这一时期各种风格的隶书特称为汉隶,以别于唐隶

  八分

  即隶书。魏晋至唐代,楷书也称隶书,原先有波磔的隶书,则被称为八分。南朝宋朝王愔称,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,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,字方八分,言有楷模。《唐六典》称:四曰八分,谓《石经》碑碣所用。清代刘熙载谓:小篆,秦篆也;八分,汉隶也。秦无小篆之名,汉无八分之名,名之者皆后人也。后人以籀篆为大,故小秦篆,以正书为隶,故八分汉隶耳。清代包世臣《艺 舟双楫》载:蔡邕变隶而为八分,八宜训背,言势左右分布相背也。康有为《广艺舟双楫》称:八分以度言,本是活称,伸缩无施不可。近有学者考证:因隶字草创为新隶书(楷书),对于旧隶字须给予异名或升格,加以区别,故称八分,指其是八成的古体或雅体。

  佐书

  即隶书史书,亦作左书。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·叙》记新莽六书为古文、奇字、篆书、左书、缪篆、鸟虫书。并注明左书即秦隶书。又《汉书·艺文志》载:汉王莽居摄,书有六体,为古文、奇字、篆书、隶书、缪篆、虫书。隶书称之佐书。段玉裁认为:其法便捷,可以佐助篆所不逮。近来学者进一步认为隶书之名隶,是起于徒隶所书;佐书之佐,或是起于书佐《汉代职掌起草和缮写的低级官吏)所书,故名。

  今隶

  正书的古称。正书 由汉隶发展演变而成,在唐代仍把正书沿称为隶书。如《唐六典》载:校书郎正字,掌雠校典籍,刊正文字。其体有五:……五曰隶书,典籍、表奏、公私文疏所用。隶书即指当时通用的正书。为区别于汉魏时代通用的隶书,又别称正书为今隶。明代李贽《疑耀》称:唐以后之楷书称为今隶,因谓汉隶为古隶。陆深《书辑》所称钟王变体,谓之今隶,则又泛指魏晋以来之楷书而言。

  草隶

  草书的别称。《南史·刘孝绰传》载:绰兼善草隶,自以书似父,乃变为别体。唐代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谓义之子献之,少有盛名,风流高迈,草隶继父之美。今人也有称汉代竹木简上的隶书为草隶的。

  草书

  字体名。别称藁书。广义指不论时代、字体,凡写法潦草者;狭义专指笔画连绵、书写便捷的字体。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·叙》称汉兴有草书。汉初通行的手写体是草隶(即草率的隶书)。后逐渐发展成章草至汉末,相传张芝脱去章草中蕴有隶书波磔的笔画和字字不相联缀的形迹,成为偏旁相互假借,笔画连绵便捷的今草,即后世所称的草书。至东晋王义之而臻于完善。唐代中期张旭、怀素将今草写得更为放纵奇诡,笔走龙蛇,被称为狂草,以别于今草

  藁书

  草书的别称。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载:草藁未上,可证草书之先,因于起藁,藁书之名与草书同义。唐代张怀瓘《书断》称:藁亦草也。杜操()善草书,故南朝梁周兴嗣所撰《千字文》有杜蒿锺隶之句。

  章草

  早期的草书。始于汉代。今草的前身。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。与今草的区别,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,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。其得名有几说:一、《书苑菁华》引唐代蔡希综说:章草兴于汉章帝。认为由汉章帝创始。二、《书断》卷上引唐代韦续说:因章帝所好名焉。认为由汉章帝爱好而得名。三、《书断》载后汉北海王受明帝命草书尺牍十首,章帝命杜度草书上事。认为因用于章奏而得名。四、《书断》引王愔语:汉元帝时史游作《急就章》,解散隶体粗书云,汉俗简堕,渐以行之。认为由史游《急就章》而得名。近代有学者考证,含有字体结构彰明严格之义,故名。

  今草

  亦称小草。草书的一种。始于汉末。是对章草的革新。笔画连绵回绕,文字之间有联缀,书写简约便。为东晋王羲之所发扬完善。唐代张怀瓘《书断》载:“()献之尝对父云:古之章草,未能宏逸,顿异真体,合穷伪略之理,极草踪之致,不若藁行之间,于往法固殊,大人宜改体。更加纵放的狂草今草的发展。

  狂草

  亦称大草。草书中最放纵的一种。摆脱东晋王羲之一路草书温文尔雅风格,笔势连绵奔突,字形变化多端,极龙飞蛇舞之致,得名于唐代张旭、怀素。传世的张旭《古诗四帖》及怀素《自叙帖》即为代表。

  正书

  亦称楷书正楷真书。字体名。为了端正草书的漫无准则和减省汉隶的波磔,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成。始于汉末,为魏晋通用至今的一种字体。笔画平整,形体方正,故名。《宣和书谱》称: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,始以隶字作楷法。所谓楷法者,今之正书也。人既便之,世遂行焉。于是西汉之末,隶字石刻间染为正书。降及三国锺繇,乃有《贺克捷表》,备尽法度,为正书之祖,晋王羲之作《乐毅论》、《黄庭经》,一出于世,遂为今昔不赀之宝。

  楷书

  即正书

  正楷

  即正书

  真书

  即正书

  行书

  亦称行押书。书体名。相传为汉末刘德升所创。行书一般在楷书形体的基础上,作流畅便捷的书写,既不象草书纵放难辨,又较楷书生动简便,是社会上广泛使用的手写书体。书写行书湏行笔而不停,著纸而不刻,轻转而重按,如水流云行,无少间断,永存乎生意也。南宋姜夔认为行书以笔老为贵,少有误失,亦可晖映。所贵浓纤间出,血脉相连,筋骨老健,风神洒落,姿态俱备。

  榜书

  亦称榜署。泛指书写于匾额上之大字。古称署书。汉代萧何用以题苍龙白虎二阙。今亦称擘窠书

  署书

  亦称榜书。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·叙》称:秦书有八体,六曰署书。清代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载:检者,书署也,凡一切封检题字,皆曰署,题榜曰署。

  擘窠书

  大字的别称。古人写碑为求匀整,有以横直界线划成方格者,叫擘窠。唐代颜真卿《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》称:前书点画稍细,恐不堪经久, 臣今谨据石擘窠大书。清代朱履贞《书学捷要》称,书有擘窠书者,大书也。特未详擘窠之义 、 意者,擘,巨擘也;窠,穴也,即大指中之窠穴也,把握大笔在大指中之窠,即虎口中也。小字、中字用拔镫,大笔大书用擘窠。后用以泛指大字。

  漆书

  书体名。① 以漆书写的文字。相传在孔子住宅的壁中发现的古文经书,以漆为之,故名。南朝梁周兴嗣《千字文》:漆书壁经。”② 书法形体。清代金农把字的点画破圆为方,横粗直细,似用漆帚刷成。

  飞白

  亦称草篆。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字体。笔画呈枯丝平行,转折处笔路毕显。相传东汉灵帝进修饰鸿都门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子刷字,蔡邕得到启发而作飞白书。唐代张怀瓘《书断》载:飞白者,后汉左中郎将蔡邕所作也。王隐、王愔并云:飞白变楷制也。本是宫殿题署,势既寻丈,字宜轻微不满,名曰飞白。北宋黄伯思称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,其势飞举谓之飞。明代赵宦光称:白而不飞者似篆,飞而不白者似隶。今人将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泛称为飞白

  瘦金书

  亦称瘦金体。楷书的一种。宋徽宗赵佶楷书学褚遂良、薛曜、薜稷而出以新意,运笔挺劲犀利,笔道瘦细峭硬而有腴润洒脱的风神,成一家法,自号瘦金书。明代陶宗仪《书史会要》称其初为薛稷,变其法度,自号瘦金书。近人叶昌炽《语石》称其书:出于古铜甬书。而参以褚登善、薛少保,瘦硬通神,有如切玉,世称瘦金书也。存世作品有《楷书千字文》、《神霄玉清宫碑》。今之仿宋体,亦是从此中脱出。

  指书

  亦称染指书。用手指蘸墨作书,故称。北宋时已有。马永卿《懒真子》载,温公(司马光)私第在县宇之西北,褚处榜额皆公染指书。其法以第二指尖抵第一指头;指头微曲,染墨书之。学习指书须在笔书具有相当造诣后攻习。

  院体

  书法术语。用以对书法气格的品评,一般含有贬意。北宋黄伯思题《集王书圣教序》称:《书苑》云:唐文皇制圣教序,时都城诸释诿弘福寺怀仁集右军行书勒石,累年方就,逸少剧迹咸萃其中。今观碑中字与右军遗帖所有,纤微克肖,《书苑》之说信然;然近世翰林侍书辈多学此碑,学弗能至,了无高韵,因自曰其书为院体。唐昊通微昆弟已有斯目,故今士大夫玩此者少;然学弗能至者自俗耳,碑中字未尝俗也。非深于此者,不足以语此。

  经生书

  书法术语。唐代佛教盛行,信徒多以佛经敬奉,佛经多以端正工稳的小楷手抄而成,抄写佛经的人被称为经生,其字则你为经生书。这类手抄的经卷,在书法上亦有较高的水准,反映了唐代书法艺术已相当普及。但后人袭称之经生书,则含有贬意。

  六分半书

  清代郑燮(板桥)法书的别称。郑燮以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,又时以兰竹面笔出之,自成面目。此书体介于楷隶之间,而隶多于楷,隶书又称八分,因此送燮谑称自己所创非隶非楷的书体为六分半书

  南北派

  南宋赵孟坚《论书》晋、宋而下,分而南北,……北方多朴,有 隶体,无晋逸雅。至清代阮元著《南北书派论》则明确分正书、行草为南北两派,称: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为南派,赵、燕、魏、齐、周、隋为北派。南派由锺繇、卫瓘及王羲之,献之、僧虔等,以至智永、虞世南;北派由锺繇、卫瓘 、索靖及崔悦、户谌、高遵、沈馥,姚元标、赵文深、丁道护等,以至 欧阳询、褚遂良。南派不显于隋,至贞观始大显。又称:南派乃江左风流,疏放妍妙,长于启牍。”“北派则中原古法,拘谨拙陋,长于碑榜。并称:至唐初,太宗独善王羲之书,虞世南最为亲近,始令王氏一家兼掩南北矣。然此时王派虽显,缣楮无多,世间所习犹为北派。赵宋《阁帖》盛行,不重中原碑版,于是北派愈微矣。阮元此说,在晚清颇具影响,但据近代考古发现的南北朝书迹,虽体势多样,性情有别,然并不因南北位置而有巨大的差异。然自阮元倡南北书派之说后,遂有人称碑学为北派,帖学为南派。

  执笔法

  写毛笔字以手指执笔管的方法。执笔,是进行写字活动的基本手段。大致有如下几点:如双苞(*双钩)、单苞(*单钩)、回腕、撮管、握管、搦管等。传自锺繇、王羲之、虞世南,陆彦远等综合而成的五字执笔法”(即擫、压、钩、格、抵)。经历代书法家长期书写的实践,咸认为是符合生理机能而又行之有效的正确方法。

  拨镫法

  运笔的一种技法。镫一作灯,故亦有譬喻执笔运指如挑拔灯芯的。主要有二说。一、《书苑菁华》引晚唐林韫《拨镫序》语:镫,马镫也,盖以笔 管着中指、名指尖,令圆活易转动;笔管直,则虎口间空圆如马镫也。足踏马镫浅,则易转运。手执笔管亦欲其浅,则易于拨动矣。推、拖、撚、拽,诀尽于此。二、《桃源手听》引北宋钱若水语:古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,唐陆希声得之凡五字,擫、压、钩、格、抵,用笔双钩,则点画遒劲而尽妙矣,谓之拨镫法。但《唐诗纪事》及《宣和书谱》所记陆希声五字执笔法并无拨镫法字样。案林韫的运指四字诀和陆希声的执笔五字法系两种不同含义的方法。不少学者对执笔法多主陆说。

  双钩

  书法术语。复 制法书的技法。法书上石,沿其笔面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,称为双钩,南宋姜夔《续书谱》称:双钩之法,须得墨晕不出字外,或廓填其内,或朱其背,正肥瘦之本体。陆游有妙墨双钩帖诗句。 ②一种书写空心字的技法。据载:宋代蒲元,尝以双钩字写河上公注《道德经》,笔墨精细,若游丝萦绕,孤烟袅风,连绵不断,或一笔而为数字,分布匀稳,风味有余。执 笔法的指法名称,与单钩相对。北宋黄庭坚论书:凡学字时,先当双钩,用两指相叠,蹙笔压无名指。高提笔,令腕随已意左右。今以食指与中指上节、中节之间相叠,钩住笔管,称为双钩

  单钩

  书法术语。执笔法指法名称.以食指钩笔管与拇指形成钳制状,余指皆垫于笔管后方。因只以一食指主钩,故称单钩。与双钩相对。唐代韩方明称:若篆书,则可多用单钩,取其圆直有准。元代吾丘衍《学古编》亦称:写篆把笔,只须单钩,即伸中指在下夹衬,方圆平直,无不可意。清代朱履贞《书学捷要》称:单钩者食指、中指参差不齐,食指钩向大指,中指钩向名指,此是单钩,世传北宋苏轼作书用此法,微偃其笔。

  枕腕

  书法术语。写字时把左手掌背平垫于右手腕下,称为枕腕。多用于书写小字,也有使用臂搁(多以竹、木制)等物代替左手垫于腕下的。

  悬腕

  书法术语。执笔法中的一种。手腕灵活与否对运笔至关重要,肘部不靠桌面,腕凭空悬起,称为悬腕。写字仅仅堤腕还不能上 下纵横自如地运笔。悬腕能使肩部松开,全身之力由于无所罣碍,才得集注毫端,点画方能劲健。

  回腕法

  书法术语,执笔法中的一种。腕掌弯回,手指相对胸前,故称。清代何绍基写字即采用此法,执笔时腕肘高悬,能提能按,然不能左右起倒,有违常人的生理机能,故一般多不采用。

  腕平掌竖

  书法术语。论述执笔时的腕掌关系。由指实掌虚引申而来。近人沈尹默称:掌不但要虚,还得竖起来。掌能竖起,腕才能平;腕平,肘才能自然而然地悬起,肘腕并起,腕才能够灵活运用。”“竖掌之说,乃书法界中对执笔法的一种论点。有人认为竖掌作书,书壁则可,俯桌书写,易影响运笔的灵活。

  凤眼

  书法术语,执笔法的指法名称,握管时,大拇指节骨挺直,里侧呈微凸伏,与内弯的食指构成狭长形的缝隙,因美其名为凤眼。大指骨外凸,虎口空圆者称龙眼,是另一种执笔法。

  执使

  书法术语。执笔和用笔的通称,唐代孙过庭《书谱》载:今撰执使转用之由,执谓浅深长短之类;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。明代张绅称,执谓执笔,使谓运用。参见运笔

  运笔

  书法术语。指字的点画书写之过程。南宋姜夔《续书谱》称:大抵执之欲紧,运上欲活,不可以指运笔。当以腕运笔。执之在手,手不主运;运之在腕,腕不主执。

  提腕

  书法术语。执笔法中的一种。指手腕不靠桌而提起者。其法以肘著案而虚提手腕,多用以写中等大小的字。由于腕虽提而肘部著案,不能尽全身之力,故为大多数书家所不取。

  肘腕法

  书法术语。书写时使用肘、腕的方法。北宋周越《古今法令苑》称:肘著案而虚提腕者为提腕,悬在空中者为悬腕。元代陈绎曾称:枕腕以书小字,提腕以书中字,悬腕以书大字。郑杓称:寸以内,法在掌指,寸以外,法兼肘腕。前人论述肘腕之法不仅强调握笔的右腕,也注重于按纸的左腕,如清代姚配中称:用左手称翼如之势。翁方钢称:今人但知作中须用腕力,而不知右腕之力,须从左腕出。近人康有为认为:右腕挺开,则锋正对准,腕悬则肩背力出。左腕挺开贴案,则气停匀,右腕益虚活。

  按提

  书法术语。写字运笔中起落的功作。按,是笔往下顿;提,是笔向上拎,行笔有按提动作,就能保持笔锋居中。清代蒋和称:顿后必须提,蹲与驻后亦须提。提者将笔提起,减于须之分数及蹲与驻之分数也。蒋衡谓:凡转肩钩勒,须提起顿下,然提顿二字相连,捷于影响,少迟,则犯落肩脱节之病。刘熙载《艺概.书 概》称:凡书要笔笔按,笔笔提。辨按尤当于起笔处,辨提尤当于止笔处。”“书家于提按两字,有相合而无相离。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,用笔轻处正须实按,始能免堕、飘二病。参见行笔。

  运腕

  书法术语。用笔的一种技法。由于毛笔性能柔软,因此书写汉字,除要有正确的执笔法,还需要有正确的运腕法。北宋黄庭坚称谓腕随己意左右,手腕上下提按和左右调正笔锋,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,写出的笔道,才坚劲圆浑,富有质感。

  

  书法术语。点画用笔的一种技法。永字八法称短撇为。啄笔的书写宜迅疾。唐太宗李世民《笔法诀》谓:啄须卧笔疾罨。元代陈绎曾《翰林要诀》载:啄,点首撇尾左出微仰,如鸟喙之啄物。清代包世臣亦称:啄如鸟之啄物,锐而且速,亦言其画行以渐,而削如鸟啄也

  

  书法术语。点画用笔的一种技法。永字八法称捺笔为。古代祭祀时裂牲称为磔,捺法用磔,意思是笔亳尽力铺散而急发。又,斜捺叫磔,卧捺称波。唐太宗李世民《笔 法诀》称:磔须战笔外发,得意徐乃出之。”“贵三折而遗亳。写时虚势向左逆锋落笔,着纸折锋翻笔,有控制地尽力铺亳下行,等到长度合适时捺出。

  戈法

  永字八法以外的又一笔法。相传:“()太宗工隶(楷书),以)世南为师,常患难于戈法,一日书字,乃空其落,()世南取笔填之,以示魏徵,徵称:仰观目圣作,惟戬字戈法颇逼真,上深叹魏为藻识。戈画较长,写时如不从容行笔,必然头尾重,中间轻薄。汉隶戈法*落笔 顾右,楷从隶出,以免僵直。唐太宗李世民称:为戈必润,贵迟疑而右顾。

  中锋

  书法术语。指行笔时将毛笔的主锋保持在点画的中线,以区别于偏锋。用中锋写出的钱条圆浑而有质感。北宋沈括《梦溪笔谈》载:宋徐铉善小篆,映日观之。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,正当其中,至于屈折处,亦当其中,无有偏侧,乃笔锋直下不倒侧,故锋常在画中,此用笔之法也。

  聚墨痕

  书法术语。中锋运笔,因笔锋常在点画中间行迸,笔画的中央线着墨最力,凝聚成一道浓重的墨线痕迹,故名。南宋除陈槱《负暄野录》称:常见(李阳冰)真迹,其字画起止处,皆微露锋锷。映日观之,中心一缕之墨倍浓,盖其用笔有力,且直下不欹,故锋常在画中。明代董其昌《画禅宝随笔》评苏轼《赤壁赋》墨迹称:坡公书多偃笔,亦是一病,此《赤壁赋》庶几所谓欲透纸背者,乃全用正锋,是坡公之兰亭也,每波画尽处,隐隐有聚墨痕,如黍米珠,恨非石刻所能传耳。

  侧锋

  书法术语。起笔的一种技法。谓在下笔时笔锋稍偏侧,落墨处即显出偏侧的姿势。清代朱和羹《临池心解》称:正锋取劲,侧笔取妍。王羲之书《兰亭》,取妍处时带侧笔。这种笔法最初在隶书向楷书演变时形成。它使方笔字体中增添潇洒妍美的神情。侧锋多用来取势,势成则转换为中锋。晋人多用之。

  折锋

  书法术语。笔画转换方向时的一种用笔技法。指笔势折叠带方者,以别于转笔,即笔锋在转换方向时,由阳面翻向阴面,或由阴面翻向阳面。南宋姜夔《续书谱》称:下笔之初有搭锋者,有折锋者,其一家之体定于初下笔,凡作字,第一字多是折锋,第二、三字承上笔势,多是搭锋,若一字之间右边多是折锋,应其左故也。折锋利于点画方劲和创造姿势。清代包世臣书《刘文清四智颂》后,称其笔法以搭锋养势,以折锋取姿。

  裹锋

  书法术语。用笔的一种技法。起笔呈反方向运行,欲上先下,欲左先右。以后凡是取圆势用笔,笔锋内敛于点画中间的称裹锋。如《曹全碑》、《石门铭》等多用之。

  逆锋

  书法术语。运笔的一种技法。为了藏锋铺亳,用逆入的方法,欲下先上,欲右先左,以反方向行笔的称逆锋。用逆锋作字,往往具有苍劲老辣的意趣。清代刘熙载称:要笔锋无处不到,须是用逆字诀。勒则锋右管左,努则锋下管上,皆是也。然亦只暗中机括如此,著相便非。

  蹲锋

  书法术语。蹲,有停留的意思。与本为一字。在书法中,蹲锋、蹲锋却为两法。大致蹲锋指笔缓行中的蹲势,蹲锋则是欲趯先蹲,退而复进。唐代张怀瓘《玉堂禁经》称:蹲锋,缓亳蹲节,轻重有准是也”;“蹲锋,驻笔下衄 是也,夫有趯者,必先蹲之。

  金错刀

  对书法用笔颤掣波发笔道的美称。《谈荟》载:南唐李后主()善书,作颤笔摎曲之伏,遒劲如寒松霜竹,谓之金错刀。《宣和书谱》谓:后主又用金错刀法作面,亦清爽不凡,另为一格法。后主金错刀书用一笔三过之法,晚年变而为画,故颤掣乃如书法。”②字体名。唐代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载有金错刀书一体。具体形式与风貌今已不可稽查。

  筋书

  书法术语。劲键遒丽的点画谓之筋书。东晋卫夫人《笔阵图》称:善笔力者多骨,不善笔力者多肉,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。多力丰筋者圣。书法言筋、骨,均寓褒奖之义,如历来称颜真卿、柳公权书为颜筋柳骨。

  一笔书

  书法术语。指草书文字间自始至终笔画连绵相续,如一笔直下而成,故名。汉代张芝首创。唐代张怀瓘《书断》称:伯英(张芝)章草,学崔()、杜()之法,因而变之以成今草,转精其妙,字之体势一笔而成。偶有不连,而血脉不断,及其连者,气候通其隔行。北宋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》称:王献之能为一笔书,陆探微能为一笔画。

  颤笔

  亦称战笔,书法术语。用笔的一科技法,因笔画呈颤动状,故名。《谈荟》载:南唐李后主()善书。作颤笔摎曲之状,遒劲如寒松霜竹。亦称金错刀。《宣和面谱·花鸟三》载:唐希雅初学李氏错刀笔,后画竹,乃如书法,有颤掣之状。

  悬针

  书法术语。书写直画下端尖锐,如针之倒悬,故名。与垂露为两种形体。冯武(简缘)《书法正传》称:将欲缩锋,引而伸之,须要首尾相等。但锋尖耳。不可如鼠尾。又按古人只有垂露一法,悬针始于《兰亭)‘字。后人遂以为法。

  垂露

  书法术语。书写直画的一种形态。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,垂而不落,故名。具有藏锋的笔势,不同于悬针。唐代孙过庭《书谱》称:观夫悬针垂露之异。

  护尾 书法术语。用笔的一种技法。指行笔至笔画尾部而反收其笔锋。东汉蔡邕《九势》称:护尾,点画势尽力收之。护尾与藏头的用笔方法,笔势逆入而反收,逆则强健得势,收则显示笔有余力。北宋米芾无垂不缩,无往不收的论点,即从护尾扩展而来。

  逆入平出

  书法术语。笔画起落笔和出锋收笔的一种用笔技法。逆入,指起笔时,笔锋要朝书写笔画的反方向入纸,随即转锋行笔,以达到藏锋于点画之中,均匀地万毫齐力,平铺纸上形成中锋运笔的势态。平出,指笔画至末不收,势尽出锋,回腕空收。

  疾涩

  书法术语。用以对笔势的评述。笔势由用笔的速度快慢、力度强弱、笔锋顺逆诸因素产生。疾笔求其劲挺流畅,涩笔求其凝注浑重。东汉蔡邕《九势》称:疾势,出于啄磔之中,又在竖笔紧趯之内。”“涩势,在于紧駃战行之法。然精于疾涩笔势者往往寓涩于疾。东晋王羲之《记白云先生书诀》称:势疾则涩。清代刘熙载《艺概·书概》称:古人用笔,不外二字。涩非迟也,疾非速也。以迟速为疾涩,而能疾涩者无之。

  方圆

  指字的用笔和形体上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。从用笔上讲究方圆之术的,如元代刘有定《衍极·注》称:执笔贵圆,握管不可不直,直则方。字贵方,得势不可转,转则圆。篆圆也,圆其用而方其体;隶方也,外虽方而内实圆。从字的形体上讲究方圆之术的,如南宋姜夔《续书谱》称:方圆者,真草之体用。真贵方,草贵圆,方者参之以圆,圆者参之以方,斯为妙矣。方中寓圆,圆中有方,既有矛盾,又能统一,才能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。若舍方求圆,则骨气莫全,舍圆求方,则神气不润;方不变谓之斗,圆不变谓之环,此书之大病也(《变通异诀》)故方圆也可用来评价书法艺术的优劣。

  燕尾

  指章草中的一种波法。如神龙本《兰亭序字右下半的,其状似燕之尾,故名。前人将隶书横画出笔的挑脚比喻为燕尾。参见燕不双飞

  柳穿鱼

  书法术语。比喻应用啄法的短撇。如形、影、彤、彬诸字,其右侧的竖三撇,须有仰、平、覆三种有变化的笔势,似三条小鱼,用柳枝穿连起来,故名。

  激石波

  书法术语。用笔时平捺称,激石者指字之捺笔似水之自泉口流出遇石激而涌过。这种捺笔称为激石波。如《兰亭序》字捺有章草笔意者即是。

  牵丝

  亦称游丝引牵引带。书法术语。指书写点画时由于笔势往来留存于先后笔画之间的纤细笔道。纤细如发丝,挺健俐落,起有上呼下应、意气周流的作用,可以表现出书家功力。

  一波三折

  书法术语。用笔时平捺称,一波三折,指凡写捺笔要三次转换笔锋。经过三折之后,笔画才波发矫健。明代丰坊《书诀》载:锺繇弟子宋翼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。即是记载宋翼原先写波往往犯平拖直过的毛病。经锺繇指导,才获得正确的用笔方法。北宋黄庭坚晚年的书法具有明显一波三折的特点。

  一笔三过

  书法术语。指每作一点画虽微如黍米,皆须三折笔锋,始得完成。其法:落笔藏锋为第一折;提笔转锋顿挫引笔为第二折;回锋收笔为第三折。作书忌顺笔平拖,而点画经过三折,始能圆满浑成。元代夏文彦《图绘宝鉴》载:宋代唐希雅学南唐后主李煜金错刀书,有一笔三过之法,虽若甚瘦,而风神有余。

  过折收缩

  书法术语。运笔过程中的一种技法。过折,即指每画一波,常三过折笔的意思;收缩,即北宋米芾无垂不缩,无往不收说之略称。运笔切忌直来直去,缺乏内含。清代包世臣《艺舟双楫》曾举例:学书如学拳,学拳者,身法、步法、手法,扭筋对骨,出手起脚,必极筋所能至,使之内气通而外劲出。……若径以直来直去为法,不从事于支积节累,则大谬矣!”

  万毫齐力

  书法术语。指作书时非但主毫要丝丝得力,而且要调动副毫的作用,使笔毛一无扭结地聚结运动。这样写出的点画才力量弥满,圆健得势。南朝梁王僧虔《笔意赞》:剡纸易墨,心圆管直,浆深色浓,万毫齐力。

  内擫外拓

  书法术语。内擫,指意在收敛的笔势;外拓,指意在纵放的笔势。近人沈尹默认为:大凡笔致紧敛,是内擫所成;反是,必然是外拓。后人用内擫外拓来区别二王书迹,很有道理,说大王(羲之)是内擫,小王(献之)则是外拓。试观大王之书,刚健中正,流美而静;小王之书,刚用柔显,华而实增。并指出:内擫是骨(骨气)胜之书,外拓是筋(筋力)胜之书。

  屋漏痕

  书法术语。比喻用笔如破屋壁间之雨水漏痕,其形凝重自然,故名。唐代陆羽《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》载:颜真卿与怀素论书法,怀素称:吾观夏云多奇峰,辄常效之,其痛快处,如飞鸟出林,惊蛇入草,又如壁坼之路,一一自然。颜真卿谓:何如屋漏痕?”怀素起而握公手曰:得之矣!”又,南宋姜夔《续书谱》称:屋漏痕者,欲其无起止之迹。

  折钗股

  书法术语。比喻用笔的一种技法。钗原系古代妇女头上的金银饰物,质坚而韧:后被借以形容转折的笔画,虽弯曲盘绕而其笔致依然圆润饱满。南宋姜虁《续书谱》称:折钗股者,欲其屈折,圆而有力。马宗霍《书林记事》载:相传鲁公与怀素同学草书于邬兵曹(),或问曰:张长史见公孙大娘舞剑器得低昂回翔之状,兵曹有之乎?’怀素以古钗脚(折钗股)为对。鲁公曰:何如屋漏痕!’素起捉公手曰:老贼得之矣!’”

  锥画沙

  书法术语。比喻用笔的一种技法。以锥子划沙,起止无迹,具有藏锋的效果,而两侧沙子匀整凸起,痕迹中正,形似中锋,故用锥画沙以比喻书迹的圆浑。唐代褚遂良《论书》称:用笔当如锥画沙。宋代黄庭坚称:如锥画沙……盖言锋藏笔中,意在笔前。相传褚遂良曾将此法传于陆彦远。《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》载:“(陆彦远)思而不悟,后于江岛,遇见沙平地静,令人意悦欲书。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,其劲险之状,明利媚好。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,使其藏锋,画乃沉着。

  壁坼

  书法术语。比喻用笔如泥墙自然坼裂的痕迹,无做作习气。南宋姜虁《续书谱》称:用笔如折钗股、如屋漏痕、如锥画沙、如壁坼……壁坼者,欲其无布置之巧。

  绵里裹针

  书法术语。比喻字体笔画肉丰见骨、外柔内刚。北宋苏轼自论:余书如绵裹铁。明代解缙称:东坡丰腴悦泽,绵里藏针。

  银钩虿尾

  书法术语。比喻用笔的一种技法。银钩指丁、亭、宁等字的趯笔;虿尾指乙、也等字的趯笔。南朝梁庾肩吾《书品》:或因挑而还置,……是以鹰爪含利,出彼兔毫,龙管润霜,游兹虿尾。挑而还置,是指遇到趯笔,必先驻锋蓄力而后趯出,获得笔短意长、凝注有力的效果。此语并非专指趯笔,西晋索靖对自己的章草书很矜持,名其笔势如银钩虿尾

  

  书法术语。用笔的一种技法。指笔锋退而复进。清代蒋和称:笔既下行,又往上也。与回锋不同,回锋用转,衄锋用逆。蒋骥称:衄者,即老芾(米芾)‘无垂不缩,无往不收意。

  

  书法术语。用笔的一种技法。指行草起笔及字与字之间的承接顺应关系。顺势而下,不用逆势的起笔称为搭锋。南宋姜虁称:下笔之初,有搭锋者,有折锋者,其一字之体,定于初下笔。凡作字,第一多是折锋,第二、三字承上笔势,多是搭锋。若一字之间,右边多是折锋,应在其左故也。清代蒋和称:笔锋搭下也。上笔带起下笔,上字带起下字。朱履贞称:书法有折锋,搭锋,乃起笔处也。用强笔者多折锋,用弱笔者多搭锋。

  

  书法术语。折锋笔法的虚和者称为。清代蒋和称其:意与折同,折之分数多,抢之分数少;折之分数实,抢之分数半虚半实。对于折与抢在运用上的差别,元代陈绎曾称:圆蹲直抢,偏蹲侧抢,出锋空抢。笔燥则折,笔湿则抢,笔燥实抢,笔湿空抢。

  

  书法术语。笔画转换方向时的一种用笔技法。区别于折锋。《雪庵运笔八法》称之为围,有圆转回旋之意。东汉蔡邕称:转笔宜左右回顾,无使节目孤露。一般真书多用折锋,草书多用转笔。南宋姜夔称:转、折者,方圆之法,真多用折,草多用转,折欲少驻,驻则有力,转不欲滞,滞则不遒。然而,真以转而后遒,草以折而后劲,不可不知。但转笔与折锋的方圆效果又存在于一种字体的书写过程中,必须交替使用,才能丰富书法的艺术性。

  

  书法术语。用笔的一种技法。运笔若行若住,清代蒋和称:不可顿,不可蹲,而行笔又疾不得,住不得,迟涩审顾则为驻。杜之堂称:走而稍停谓之。驻非终止也。画之长短,至此适可,不再行走,稍停其笔而已。驻笔不同于顿笔。蒋骥称:手不运而以笔按下为”;运笔时而意有所顾,因用迟涩出之者谓之

  

  书法术语。用笔的一种技法。顿后将笔提起,使锋转动离开原处,称为。是转换笔锋时常用之法。不仅用于转角及趯笔,凡行笔换锋时皆用之。清代蒋骥称:顿挫与提顿相连,欲挫仍须提,既挫又须顿。

  顿蹲

  书法术语。停笔重按称,轻按称。《雪庵运笔八法》称其为。清代蒋和解释笔重按下用笔如顿,特不重按

  骨法

  亦称骨力。书法术语。指书写点画中蕴蓄的笔力。是构成点画与形体的支柱,也是表现神情的依凭。清代刘熙载《艺概·书概》:字有果敢之力,骨也。唐太宗李世民尝谓:吾临古人书,殊不学其形势,惟求其骨力。南朝齐谢赫《古画品录》中首先提出,画有六法,其二为骨法用笔。论者认为:骨法用笔,能把笔擒得定,纵得出,遒得紧,拓得开,提按起倒,挺拔矫健,浑身都是解数才行,乃从长期悬肘中锻炼得来。

  肉法

  书法术语。比喻书写时笔墨浓淡、肥瘦、粗细的一种技法。元代陈绎曾《翰林要诀》肉法一则中称:字之肉,笔毫是也。疏处捺满,密处提飞,捺满即肥,提飞即瘦。肥者毫端分数足也;瘦者,毫端分数省也。笔道由笔醮水墨写成,故在运用时,又称:初学提活、蹲轻则肉圆;老成提紧,蹲重则肉**”“水太渍则肉散,太燥则肉枯。干研墨则湿点笔;湿研墨则干点笔。墨太浓则肉滞,太淡则肉薄;粗则多累,积则不匀。

  背抛法

  亦称外略法。书法术语。指字趯笔书写的技法。写趯笔贵于宽圆,如背手抛物,故名。宋人《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》称:蹲锋紧掠徐掷之,速则失势,迟则缓怯。

  八病

  书法术语。泛指书写点画经常出现的弊病,俗称败笔。八病都是以接近这类点画的实物形态定目,如:牛头、鼠尾、蜂腰、鹤膝、竹节、稜角、折木、柴担等。

  布白

  书法术语。指安排字的点画间架和布置字、行之间空白关系的方法。字的点画与空白均有繁简、短长,结体也有大小、疏密、欹正。书写时必须因字生势,灵活多变。布白得当,即能使字和字之间产生错落参差而又呼应协调的艺术效果。又,对整幅作品行与行之间的安排也称布白

  燕不双飞

  书法术语。前人将隶书横画出笔的挑脚比喻为燕尾。一字之中宜用一次捺脚,二次出现就会笔画雷同,字形拖沓。燕不双飞即比喻捺脚的不可复用。但也有因隶书横画出锋形如折刀头,和雁尾之齐平相似,故亦称雁不双飞

  散水

  俗称三点水。书法术语。写法因字体与书体而各别。唐代张怀瓘《王堂禁经·散水异法》称:“‘此名递相显异。意在或藏或露,状类不同;法以刚侧而中偃,下潜挫而趯锋。则右军《黄庭经》、《乐毅论》用此也。此名潜相瞩视,外虽解摘,内则相附,此盖锺()法。上‘*’下以潜锋暗衄,下以迅趯而捷遣,右军遵用之,于真隶常为之。此行书。法以微按而饷揭,意以轻利为美,锺()、张()、二王行书,并用此法。

  雁阵

  书法术语。指字下四点排列之势。《书法三昧》:急雁阵,缓雁阵,三字外不可用。

  向相

  书法术语。运笔造型的一种技法。与向背相辅相成。详向背

  向背

  书法术语。运笔造型的一种技法。与向相相辅相成。要求同一方向之笔画避免平行和雷同,尽量做到违而不犯,和而不同,既多样,又统一。例:“()”即向相,“)(”即向背。

  展促

  书法术语。指书法结体造型的一种技法。有从单字间笔画繁减悬殊上去理解的。如唐代颜真卿《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》称:大字促之令小,小字展之使大,兼令茂密,所以为称。北宋米芾则不以为然,称:盖字自有大小相称,且如写太一之殿作四窠分,岂可将字肥满一窠,以对殿字乎?盖自有相称,大小不展促也。又称:篆籀各随字形大小,故知百物之状,活动圆满,各各自足,隶兴乃始有展促之势。也有从一个字的偏旁结构的处理上去理解的。如清代包世臣《艺舟双楫》称:少师(杨凝式)结字,善移部位,自二王以至颜柳之旧势,皆以展蹙()变之,故按其点画如真行,而相其气势则狂草。杨凝式书有《神仙起居法》。

  俯仰

  书法术语。指书法结构点画偏旁之间的联系。俯要下应,仰要上呼,使文字组合的偏旁,或字与字之间,书写时有映带顾盼之姿,显得气贯意连,生动有致。清代包世臣《艺舟双楫》:北碑画势甚长,虽短如黍米,细如纤毫,而出入收放,俯仰向背,避就朝揖之法备具。

  墨猪

  书法术语。比喻字体笔画丰肥、臃肿而乏筋骨。因字如墨团,故名。唐代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引东晋卫夫人《笔阵图》称:多骨微肉者,谓之筋书;多肉微骨者,谓之墨猪。书写粗笔道的字而不见筋骨,易犯此病。

  行气

  书法术语。指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映带关系。一般要求笔断意连,联缀成行,积行成篇,在文字的上下、左右、首尾的书写中,既有变化,又能和谐,如清代宋曹《书法约言》称:勿往复收,乍断复连,承上生下,恋子顾母。行气在行草书中的关系尤为重要。

  担夫争道

  书法典故。意谓略甚狭窄,而又势在必争,妙在主次揖让之间,能违而不犯。典出唐代李肇《国史补》,谓张旭自言尝见公主与担夫在羊肠小道上争道,各不相让,但又闪避行进得法,从而领悟到书法上的结构布白,偏旁组合,应进退参差有致,张弛迎让有情。

  计白当黑

  书法术语。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务需有疏密虚实,才能破平板、划一,有起伏、对比,既矛盾、又和谐,从而获得良好的艺术情趣。清代邓石如称:字画疏处可使走马,密处不使透风,常计白以当黑,奇趣乃出。凡作书,既要注意黑的部分——字形笔画的密()处,也要注意到字画间及行间之白的疏()处。黑处要精心结撰,而白处——字里行间的布置也须措置得宜,使疏密有致,两者相映生辉。

  用墨

  书法术语。墨色有焦枯浓淡干湿之分,作书使毫行笔燥润相间的技法称为用墨。《续书谱》称:作楷墨欲干,然不可太燥;竹草则燥润相杂,润以取妍,燥以取险。墨浓则笔滞,燥则笔枯。元代赵孟頫称:古人作字,多不用浓墨,太浓则失笔意。明代李君实则认为:羲之书,墨尝积三分,何也?东坡真迹墨浓如漆,隐起楮素之上,山谷亦谓其用墨太丰,而风韵有余,然则松雪所云,特楷书耳,行书则不然。明代董其昌对用墨独多心得,曾称:凡强纸用墨,使墨有余,浓墨用笔,使笔勿竭。饮墨如贪,吐墨如吝,不贪则不赡,不吝则不清。又称:磨墨须奢,用墨须俭,渍墨须涂,用墨须浅。其作书浓淡互用颇得用墨之秘,清代王澍评董曰:始以画法用墨,初觉气韵鲜妍,久便黯黮无光,然其着意书究未有不浓用墨者,观者未之察耳。用墨作风,往往因人而异,如刘墉喜用浓墨,王文治专尚淡墨,故时有浓墨宰相,淡墨探花之说。近人吴昌硕则善用焦墨,另具一格。

  血法

  书法术语。比喻书法用墨用水的技法。元代陈绎曾《翰林要诀》在血法一则中称:字生于墨,墨生于水,水者,字之血也,故称。认为水墨的运用:笔尖受水,一点已枯矣。水墨皆藏于副毫之内,蹲之则水下,驻之则水聚,提之则水皆入纸矣。捺以匀之,抢以杀之、补之;衄以圆之。过贵乎疾,如飞鸟惊蛇。力到自然,不可少凝滞,仍不得重改。

  合作

  书法术语。唐代孙过庭《书谱》称:一时而书,有乖有合,合则流媚,乖则雕疏。旧时行家们习惯于将书写得理想和精彩的作品称为合作。如唐代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引张怀瓘、二王等书录:“()献之尝与简文帝十纸,题最后云:下官此书甚合作,愿卿存之。’”

  书奴

  书法术语。1比喻学书墨守成规而不能创新者。唐代亚栖《论书》:凡书通即变。王(羲之)变白云体。欧(阳询)变右军体,柳(公权)变欧阳体,......若执法不变,纵能入石三分,亦被号为书奴,终非自立之体。2有书法嗜癖者,寄兴书学,也往往自称为"书奴

  集字

  书法术语。1指将前代某一书家的字迹搜罗并集成的书法作品。《徐氏法书记》所载梁大同中,武帝敕周兴嗣撰《千字文》使殷铁石模次羲之之迹,以赐八王,便是最早的集字。唐初怀仁集王羲之行书成《圣教序》,是最早的集字碑刻。近人康有为称:古今集右军(王羲之)书,凡十八家。可见此风之盛。2指临习古人书法,食古不化,亦步亦趋。清代刘熙载《艺概·书概》称:元章(米芾)书大段出于河南,而复善摹各体,当其刻意宗古,一时有集字之讥。迨既自成家,则惟变所适,不得以辙迹求之矣。

  生熟

  书法术语。指学习书法的熟练程度。初学者生,久习则熟。北宋欧阳修称:作字要熟,熟则神气完全。”②指法书的神采气质。一般认为太熟则媚俗,熟而能生则高雅。清代吴德旋《初月楼论书随笔》称:董思翁(其昌)云:作字须求熟中生此语度尽金针矣。山谷(黄庭坚)生中熟,东坡(苏轼)熟中生,君谟(蔡襄)、元章(米芾)亦尚有生趣。赵松雪(孟頫)一味纯熟,遂成俗派。

  习气

  对书法情调的品评语。泛指用笔、结体等方面流于熟滥的情调。寓有贬义。清代王澍论赵孟頫书:子昂天材超逸不及宋四家,而工夫为胜,晚岁成名后,因难简对,不免浮滑,甚有习气。

  碑志

  指镌刻于石碑上的书法、文辞。为安葬设立的称墓碑,也称墓表墓碣”;列于墓道前者称神道碑,入墓穴者称墓志,或称墓志铭圹铭

  楹联

  亦称楹帖对子对联。书法艺术的一种幅式。由上、下联组合,是悬挂或粘贴在壁、柱上的联语。如新春时节张贴于门上的春联。字的多寡无定规,一般要求对偶工整,平仄协调。字数特多的长联,叫龙门对。相传由五代后蜀少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:新年纳馀庆,嘉节号长春”(见《蜀檮杌》)演化而来。楹联发生干明末而盛行于清代。是十分普遍的文学和书法相融合的艺术形式。记述楹联的专书有清代梁章鉅所撰的《楹联丛话》等。

  乌丝栏

  指在纸或绢素上画或织成的黑色界格。亦泛指有这种黑色界线的书法用纸。唐界墨浓而细,宋界墨淡而理粗。北宋黄庭坚服膺五代杨凝式书法,有诗曰:世人尽学兰亭面,欲换凡骨无金丹,谁知洛阳杨风子,下笔便到乌丝栏。前人也有把其解释成书法用笔的,《书法三昧》称:乌丝栏者,锋正则两旁如界。

  题跋

  书写于书籍、碑帖、书画作品的品评、追述故事、考证版本及渊源等方面的文字。书写于作品前面的文字一般称,后面的称。清代段王裁《说文解字注》称:题者,标其前;跋者,系其后。朱骏声称:题者,领也,*;跋者,足也,犹茇也今多将跋尾称为称为题跋

 

 

名称描述内容
活动剪彩

地址: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华阳街六里34号

手机:18978187915     
电话:0771—4018865
邮箱:1767555967@qq.com
QQ: 1767555967   

谭华书法公众平台

微信号:th13807887965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号:th16688

    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,投资艺术从这里开始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谭华书法艺术热线:18978187915